• 搜索
    搜索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聯系內頁

    發布時間:2022-03-17 17:29:58

    1

    3

    /
    /
    /
    【2017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周】“三減”核心信息權威發布

    【2017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周】“三減”核心信息權威發布

    • 分類:信息快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7-09-11 20:40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2017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周】“三減”核心信息權威發布

    【概要描述】

    • 分類:信息快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7-09-11 20:40
    • 訪問量:
    詳情

      “減鹽”核心信息

      (一)認識高鹽飲食的危害

      食鹽攝入過多可使血壓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質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二)控制食鹽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2-3歲幼兒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年人應不超過5克。

      (三)使用定量鹽勺

      少放5%-10%的鹽并不會影響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鹽勺,嘗試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為食物提味。

      (四)少吃咸菜多食蔬果

      少吃榨菜、咸菜和醬制食物。建議每餐都有新鮮蔬果。

      (五)少吃高鹽的包裝食品

      少吃熟食肉類或午餐肉、香腸和罐頭食品,建議選擇新鮮的肉類、海鮮和蛋類。

      (六)逐漸減少鈉鹽攝入

      減鹽需要循序漸進,味覺對咸味的需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

      (七)閱讀營養成分表

      在超市購買食品時,盡可能選擇鈉鹽含量較低的包裝食品,和具有“低鹽”、“少鹽”、或“無鹽”標識的食品。

      (八)外出就餐選擇低鹽菜品

      盡可能減少外出就餐,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盡量選擇低鹽菜品。

      (九)關注調味品

      建議選擇低鈉鹽、低鹽醬油,減少味精、雞精、豆瓣醬、沙拉醬和調料包用量。

      (十)警惕“藏起來”的鹽

      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雖然嘗起來感覺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較多的不可見鹽,建議少食用“藏鹽”的加工食品。

      “減油”核心信息

      (一)科學認識烹調油

      烹調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但過多脂肪攝入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二)控制烹調油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三)學會使用控油壺

      把全家每天應食用的烹調油倒入帶刻度的控油壺,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用,堅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總量。

      (四)多用少油烹調方法

      烹調食物時盡可能選擇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燉、燜、水滑熘、涼拌、急火快炒等。

      (五)少用多油烹飪方法

      建議少用煎炸的方法來烹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減少烹調油的攝入。

      (六)少吃油炸食品

      少吃或不吃如炸雞腿、炸薯條、炸雞翅、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時主動要求餐館少放油,和少點油炸類菜品。

      (七)少用動物性脂肪

      建議減少動物性脂肪的使用數量和頻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議不同種類交替使用。

      (八)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

      建議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

      (九)不喝菜湯

      烹飪菜品時一部分油脂會留在菜湯里,建議不要喝菜湯或湯泡飯食用。

      (十)關注食品營養成分表

      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在超市購買食品時,選擇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減糖”核心信息

      (一 )減糖來減添加糖

      各人群均應減少添加糖(或稱游離糖)的攝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二)認識添加糖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類,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單糖和雙糖。常見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都是蔗糖。

      (三)糖的危害多

      飲食中的糖是齲齒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過多攝入會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風險。

      (四)控制添加糖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

      (五)兒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是兒童青少年攝入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六)嬰幼兒食品無需添加糖

      嬰幼兒建議喝白開水為主,制作輔食時,也應避免人為添加糖。

      (七)減少食用高糖類包裝食品

      建議減少餅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點、蜜餞、果醬等在加工過程添加糖的包裝食品攝入頻率。

      (八)烹飪過程少加糖

      家庭烹飪過程少放糖,嘗試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減少味蕾對甜味的關注。

      (九)外出就餐巧點菜

      在外就餐時適量選擇糖醋排骨、魚香肉絲、紅燒肉、拔絲地瓜、甜湯等含糖較多的菜品。

      (十)用白開水替代飲料

      人體補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飲用白開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飲用1700mL(約8.5杯)水,女性最少飲用1500mL(約7.5杯)水。

    相關新聞

    省營養學會慶祝2023“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報道之青年科學家王進-致力創新研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與營養
    省營養學會慶祝2023“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報道之青年科學家王進-致力創新研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與營養
    省營養學會秘書處黨支部召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座談會
    省營養學會秘書處黨支部召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座談會
    省營養學會慶祝2023“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報道之青年科學家朱劍云-致力攻克腫瘤 造福人民健康
    省營養學會慶祝2023“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報道之青年科學家朱劍云-致力攻克腫瘤 造福人民健康
    上一頁
    1
    2
    ...
    334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備案號: 蘇ICP備10210101號-1 版權所有:江蘇省營養學會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東寶路8號1棟916室 郵編:210036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京  SEO

    工作咨詢18136854208       公共營養師18912966166

    這是描述信息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備案號: 蘇ICP備10210101號-1 版權所有:江蘇省營養學會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東寶路8號1棟916室 郵編:210036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京  SEO

    工作咨詢18136854208       公共營養師18912966166

    這是描述信息

    微信公眾號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