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科普文章
作者:江蘇省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 王卉
提問:牛奶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喝牛奶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回答:有些牛奶中的確含有免疫球蛋白,但不要寄希望于市場上所有牛奶都含有足夠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免疫球蛋白,牛奶主要的營養價值在于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
免疫球蛋白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體活性的動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漿中,也見于其他體液、組織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漿內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數存在于丙種球蛋白(γ-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分為五類,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還有亞類。IgG,IgD,IgE均為單體,分泌液中IgA(SIgA)是雙體,IgM是五聚體。
牛奶中含免疫球蛋白嗎?
在人初乳中含有特異性免疫物質包括細胞和抗體,B淋巴細胞可以產生IgA,性質穩定,不受消化道蛋白分解酶的破壞,也不受腸道PH的影響[1]。母乳中的還含有分泌型IgA,可以保護嬰兒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細菌及濾過性病毒的侵襲,安全度過無抗體階段。
牛奶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還富含維生素A、核黃素和鈣,易于消化吸收,營養成分比較齊全。牛奶中的確含有很多功能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質,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過氧化物酶(LP)、溶菌酶、活性肽等[2]。但是并不是市面上銷售的所有牛奶都含有免疫球蛋白,因為牛奶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耐熱,加熱超過五六十度就會逐漸失活。目前,牛奶的殺菌方法一般分為低溫長時間殺菌、高溫短時間殺菌、超高溫瞬時滅菌三種。低溫長時間殺菌法,又叫巴氏殺菌(LTLT),即讓牛奶在60℃下保持半小時左右,從而達到巴氏殺菌的目的。高溫短時間巴氏殺菌法(HTST),是將牛奶加熱到72℃~75℃,或者是82℃~85℃,之后保持15秒~20秒殺菌處理,然度后再進行冷卻。超高溫瞬時滅菌(UHT)是目前最先進的殺菌方法,是將原料奶通過熱交換器迅速加熱到135℃~140℃,保持3秒~4秒殺菌[3]。只有采用低溫巴氏殺菌法的牛奶才能保存一部分免疫球蛋白活性,其他兩種殺菌方法免疫球蛋白基本都失去活性了。
提問:維生素C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每天補點維C片行不行?
回答:維生素C的確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但推薦首先做到合理膳食,對不能做到合理膳食者或者已經存在維生素C缺乏癥狀的人,可以在營養師或者醫生指導下外源性補充。
維生素C,又稱為抗壞血酸,是人體必不可缺少的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維生素C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功能是抗氧化,能夠清除人體內自由基,在保護DNA、蛋白質和膜結構免遭損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VC作為酶的輔助因子或輔底物參與多種重要的生物合成過程,包括膠原蛋白、肉堿,某些神經介質和肽激素的合成,以及酪氨酸代謝等等,促進膠原蛋白、骨, 毛細血管, 結締組織的合成, 從而促進動物生長, 促進傷口愈合。VC能促進淋巴細胞增殖, 誘導CD4+T細胞分化, 提高CD8+記憶T細胞的比例, 通過對B細胞調節、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 促使抗體產生, 同時使機體免受脂質過氧的損傷, 糾正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增加對感染的抵抗作用[4]。在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治療中,臨床上可能會使用維生素C作為輔助治療藥物。
雖然維生素C功能強大,但我們只需要保證體內維生素C不缺乏即可,并不需要大劑量補充。維生素C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廣泛存在,尤其是在深色葉菜類蔬菜如青菜、油麥菜、燈籠椒等,以及柑橘類的水果中,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人每日的膳食參考攝入量為100mg[5]。其實一般人群只要均衡飲食,每天吃8兩-1斤的蔬菜,200-350克的水果(中等大小橘子一個),基本上每日維生素C的攝入就足夠了,并不需要額外的補充維C補充劑。
但是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雖然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維生素,毒性較低,但有醫學研究顯示長期維生素C的攝入量大于500毫克每天可能會增加尿中草酸鹽的排泄,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6]。過量服用維生素C還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腹脹、腹瀉等癥狀。因此,對于不能做到合理膳食者或已經存在維生素C缺乏癥狀的人,建議在營養師或醫生指導下合理補充。
提問:人血白蛋白補充營養,增強腫瘤患者免疫力效果又快又好?
回答: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增強免疫力,腫瘤患者需要每天好好吃飯,合理膳食才是免疫基石。
不少腫瘤患者聽說輸注了人血白蛋白不僅可以提高白蛋白水平,還能可以補營養,增強免疫力……這么貴一定是好東西,趕緊讓醫生給掛上兩瓶補補!
人血白蛋白究竟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由肝臟合成,是人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約45g/L,占血漿總蛋白的60%,分子質量為65000-69000,是由585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多肽。在體內,白蛋白分布在血漿、皮膚、肌肉和各種其他組織的細胞外液中。目前臨床使用的人血白蛋白制劑是由健康人血漿經低溫乙醇蛋白分離法或經批準的其他分離法分離純化,并經60℃加溫滅活病毒后制成。該品有增加血容量和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作用,臨床常用于治療因失血、創傷及燒傷等引起的休克、腦水腫和大腦損傷所致的腦壓增高,防治低蛋白血癥及肝硬化或腎病引起的水腫、腹水[7]。
價格高=效果好?
因為人血白蛋白屬于血液制品,而我國血液資源相對緊缺,由于原料的局限性,使其供應量有限,所以人血白蛋白的價格比較昂貴。盡管國家對血液制品實施了嚴格的監管制度,但是人血白蛋白不合理應用的現象在我國仍然普遍存在[8]。人血白蛋白在臨床應用上有嚴格的適應征,盲目使用不僅對疾病康復沒有益處,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引起不良反應,促進疾病的發展并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輸注人血白蛋白=機體免疫力提高?
盲目大劑量輸注人血白蛋白,不僅達不到提高腫瘤患者免疫力的期望,反而可能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因為白蛋白在人體內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生理功能之二是與各種配體結合,發揮運輸功能,除了運輸游離脂肪酸、膽紅素、甲狀腺素等小分子物質之外,白蛋白還能與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藥物結合便于在體內的轉運。但是白蛋白并不參與機體免疫反應,參與人體免疫反應的是免疫球蛋白,而非白蛋白。白蛋白與免疫球蛋白分屬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它們在體內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此外,白蛋白制劑中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質,如微量內毒素、血管舒緩素、α1- 酸性糖蛋白等,可能對人體的免疫功能產生一定的干擾作用。
輸注人血白蛋白=補充營養?
低蛋白血癥是反映機體炎癥程度的指標之一,對患者的營養狀態只有輔助評價的參考價值,并不能直接評判患者的營養狀況。從代謝的角度,白蛋白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為15~19天,白蛋白釋放出氨基酸的速度相對緩慢,當日輸入的白蛋白不能立刻發揮營養功效。從營養支持和治療的角度,白蛋白在人體內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必須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先水解為氨基酸才被機體吸收。而白蛋白的分解產物中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賴氨酸及精氨酸較多,人體必需氨基酸比例不均衡,色氨酸和異亮氨酸缺乏,營養價值其實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高。在營養補充劑的底物中,氮的供給應選擇平衡型氨基酸制劑,而非白蛋白。因此,外源性輸注人血白蛋白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由于負氮平衡導致的營養不良問題。
參考文獻:
[1]蔭士安.母乳喂養與新生兒早期免疫的啟動與建立[J].中華新生兒科雜志,2017,32(05):321-324.
[2]丁芳,王麗,劉文嬌,李棟.細數牛奶中的免疫活性蛋白[J].中國奶牛,2020(03):5-7.
[3]方忠意,舒暢,李金磊,李紅嬋,高延玲,吳志明.市售純牛奶和巴氏殺菌乳營養成分分析[J].中國奶牛,2019(10):47-49.
[4]王旭,寧明杰,王南博,姜暢,齊玲.維生素C對腫瘤的作用機制[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7,38(02):138-141.
[5]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營養學會, 2016
[6]王躍春,王子棟.維生素K、D、C和B_6對泌尿系草酸鈣結石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03(02):54-57.
[7]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第17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93.
[8]程娟,吳華,吳國翠,徐曉娣,趙黎明,李陽,張靈,袁頤捷,凌琳.基于循證醫學建立我院人血白蛋白臨床使用評價的標準[J].中國藥房,2017,28(02):257-261.
作者簡介:
王卉
江蘇省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 副主任醫師
江蘇省營養學會 理事
江蘇省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委員會青委會 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 副會長
江蘇省臨床營養管理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 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科普專委會青委會 委員
江蘇省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專業委員會 委員
江蘇省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 委員
江蘇省老年學學會老年營養分會 委員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備案號: 蘇ICP備10210101號-1 版權所有:江蘇省營養學會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東寶路8號1棟916室 郵編:210036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京 SEO
工作咨詢18136854208 公共營養師18912966166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備案號: 蘇ICP備10210101號-1 版權所有:江蘇省營養學會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東寶路8號1棟916室 郵編:210036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京 SEO
工作咨詢18136854208 公共營養師18912966166

微信公眾號